相關內容
-
晶粒度對航空發動機某件高溫持久性能的影響
迷宮軸是某飛機發動機上的關鍵零件之一,在發動機工作時主要起到阻尼減振作用,對材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該零件材料為GH500高溫合金,是以鎳-鉻-鈷為基的時效強化型高溫合金,加入鋁、鈦沉淀強化,并用鉬固溶強化,合金有較好的耐熱腐蝕性能和長期組織穩定性,其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870℃,短時可達980℃;適用于制造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渦輪轉動部件及承力件。因此,對材料為GH500高溫合金的零件熱處理工藝參數控制,尤其是對高溫持久性能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3D打印技術碰上柔性壓電陶瓷復合材料會發生什么?
為了拓寬壓電材料在柔性感知等領域的應用,需要開發出兼具機械柔韌性和對環境機械振動或外界刺激做出響應的柔性壓電陶瓷復合材料。
-
汽車金屬的腐蝕及防腐方法
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日益激烈,用戶對車身用材及涂裝要求越來越高,汽車用品的防腐蝕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汽車零部件制造所用的材料以金屬為主,在各種使用環境條件下,金屬零部件的腐蝕是難以避免、普遍存在的問題。
-
納米陶瓷涂層的性能
傳統陶瓷材料硬度高、耐高溫、耐腐蝕,但脆性大、結合強度低、韌性差易出現裂紋等缺點,應用存在較大限制。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將納米技術和涂層技術相結合,能夠發揮其綜合優勢。
目前,快速發展的3D打印技術已應用到多個行業,其中在齒科行業的應用是最引人注目的。3D打印技術與齒科行業是天然匹配的,其在口腔上的應用也在不斷地突破,這些應用的深入實現了個性化定制,優化醫療過程,可減少痛苦。普利生(Prismlab)作為一家專注于3D打印技術研發的公司,在齒科行業早有布局,下面小編就結合普利生(Prismlab)多年來在齒科行業的經驗和市場認知,向大家簡單介紹下3D打印技術在齒科行業的主要應用。
相對于生物3D打印而言,非生物3D打印的原理相對較為簡單,所需材料也相對易得,因此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而齒科則是非生物3D打印中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
3D打印技術之于牙科優勢明顯
首先,基于齒科行業里每位患者牙齒特性的差異,生成的三維數據也都不同,而3D打印技術的應用可以做到個性化生產。其次,人類的牙齒結構比較復雜,傳統的人工會導致齒科醫療產品的精度出現偏差,導致患者的不適,而3D打印技術滿足齒科精準、復雜、量身定做的需求。最后,齒科患者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療,傳統的加工方式進程緩慢,而3D打印技術能夠加速治療過程的推進。
3D打印技術在齒科行業中的應用主要包括齒科正畸、齒科種植與修復和可摘義齒。齒科是目前最有希望可以規?;瘧玫?D打印技術的醫療領域。
齒科正畸
3D打印技術在牙齒矯正器的應用主要為舌側矯正器和隱形透明矯正器。舌側矯正器的3D打印技術多為SLM(選擇性激光熔化)技術,利用SLM技術打印的金屬舌側矯正器,與傳統的熔模鑄造方法相比,可實現個性化托槽的直接成型,避免空穴、空洞等鑄造缺陷。隱形透明矯正器多為SLA(光固化成型)技術、DLP(數字光處理)技術。隱形矯治技術是全球最早實現批量化生產的3D打印商品,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不同矯正階段牙齒模型的批量定制化生產。 整個隱形矯治器的生產流程大致分為“印模-掃描-3D建模-數字化模擬矯正設計-3D打印牙模-矯治器加工-清洗消毒”幾大環節。3D打印在整個流程中,主要承擔著批量定制不同矯正階段牙齒模型的功能。牙齒模型制作后,再利用熱塑成型工藝將透明膜片包裹在模型上 ,從而制作出適合患者的隱形矯治器。通過對患者口腔數據的分析,專業人員會結合軟件進行排牙設計,例如每次每顆牙齒移動0.2- 0.3毫米,或者扭轉3-5度等,從而得到不同矯正階段的口腔模型數據,再利用3D打印技術一次批量打印出來。 通常一個患者需要更換30-40副左右的隱形矯治器,通過對牙齒持續形成的傾斜力,達到矯正的效果。30-40副隱形矯治器意味著需要打印30-40個矯正牙齒模型,每個模型之間只有非常細小的差別。如果采用傳統加工方式,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為患者量身定做和批量化生產矯正模型。3D打印作為一種數字化成型技術,能將任何數字化的設計轉化為實物,而光固化3D打印技術恰恰滿足了個性化和批量生產這兩種條件。 隱形矯正是一種數字化醫療,如何實現精確地“數字化”?軟件和設備支持缺一不可。和傳統矯正方式不一樣,隱形矯正有一個數字化轉化的過程。無論從成本、精度、效率、穩定性和安全性來看,采用光固化技術的3D打印機都是不二選擇。 針對齒科正畸服務商的痛點與需求,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級3D打印品牌,普利生(Prismlab)打造了標桿解決方案:云端抓取模型-自動排版、自動收集牙模、超高效率批量后處理系統,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大大提高了合作客戶的生產效率,極大的降低了牙科矯正服務商的綜合成本。
齒科種植與修復
3D打印種植牙可直接形成含牙根的整個牙體,僅需微創拔牙、植入種植體和牙冠修復等步驟,可實現與原有牙槽無縫結合,減少患者痛苦,椅旁治療周期為一到兩個小時,醫生操作時間僅半個小時,且費用大幅度降低,有望控制在一萬元以內。
在口腔種植領域中,純鈦金屬(或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而得到廣泛應用。種植體的材料包括金屬種植體、陶瓷類種植體、碳素類種植體、高分子聚合物種植體、復合材料等;牙冠材料包括黃金、鈷鉻合金、鎳鉻合金、陶瓷合金等金屬材料,以及二氧化鋯全瓷、樹脂等。種植體和金屬牙冠的打印技術多以SLM(選擇性激光熔化)為主,牙冠、牙橋鑄造模型的打印技術以SLA(光固化成型)、DLP(數字光處理)為主。
可摘義齒
傳統的義齒加工離不開牙科技師們制作蠟模和鑄造牙冠的手工技能,這樣的制作方式導致了居高不下的義齒返工率,不僅降低牙科技工所的工作效率,還降低了患者佩戴義齒的舒適度。相比高度依賴人工的傳統義齒加工方式,數字化牙科技術以掃描、軟件、自動化加工設備替代了大量手工勞動。
CNC機床在加工金屬牙冠時,需要使用刀具在一塊金屬坯件上將金屬牙冠銑削出來。相比CNC加工,金屬3D打印技術在牙冠生產成本和效率上的優勢更為突出。目前,包括CNC加工技術和3D打印技術在內的數字化牙科技術正成為義齒加工的主流技術。3D打印蠟?;蛘哂糜谔娲災5?D打印樹脂模型也被應用在牙冠的鑄造中,這些技術也帶有數字化的特點。
隨著齒科數字化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投身到了這一領域的研究之中,并針對以上應用陸續推出了自己的3D打印設備,RP-400D和RP-600D系列就是上海普利生(Prismlab)針對性推出的兩款旗艦級明星產品,其采用了全球獨創的SMS(亞像素微掃描)技術,憑借極高的打印效率和精細的打印精度,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主流牙工所和牙科矯正服務商。
盡管如此,3D打印也存在一些限制,除了材料的門檻,生產效率其實也是亟待突破的一環。優化軟件效率從而提高自動化程度、優化設計從而減少實際打印的難度和成本,是不可忽視的突破點。 3D打印技術在齒科行業是比較前沿的應用領域,雖然在發展過程中同樣也面臨著與其他醫學一樣的問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會有越來越多像上海普利生這樣、走在3D打印前沿的高新技術企業投入到齒科數字化技術的研究中,3D打印技術正在成為齒科行業的主流技術。
原文內容來至普利生